• 艺术·收藏就在南方艺易
卜绍基
广东广州
卜绍基,字望秦,画家、艺评家、专业策展人、诗人。1973年生于广州。现任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国家高级美术师(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监事、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论艺委会主任、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美术研究专委会主任、农工党广州市委会文化总支部副主任、潍坊银行艺术金融特聘专家。

1999年作品《战友》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

2001年作品《红土》获“纪念建党80 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金奖

2009年《一个美国飞行员的故事》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

2012年获由新华网主办的2012 北京最受收藏界关注奖

2017年获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成立30周年,广州美术贡献奖

主要收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国家档案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广东省佛教协会、新华社。

我的人生艺境:笃志守道 逸笔风神

——卜绍基三十余年从艺历程


卜绍基头像.jpg

【艺术特色】

卜绍基是当今岭南画坛大写意花鸟画的中青年画家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既有了文人画的笔墨意趣,也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情怀,既“师古人”更“师造化”,力求熔铸沉厚健挺的笔力,静虚空灵之意境,淋漓挥洒的墨韵以及简约凝练的形态于一体,呈现出一股雄强稳健的笔墨气象,并透出一股生机勃发的气度。鲜活、禅意、恬淡、隽永一直是他创作的主旋律。

他上追徐渭、八大、任颐、吴昌硕以及齐白石等前辈大师,融会贯通海派、岭南画派及京津画派之艺术精神,又得益于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名家梁照堂、周国城、郭石夫诸家指点,分别得其朴拙、逸雅、酣畅,陶染甚深;是以用色古朴淡雅,不紧不慢,简中寻简,营造出一股林间田园的气息。在他笔下,花鸟虫鱼独呈清隽雅逸、文质彬彬之貌,无论红花墨叶,抑或竹石兰馨,寥寥数笔,甚少叠加繁复。

作为中国文人画的守道者,他注重从中国画自身传统规律去深掘开拓的道路,执着于笔墨语言的锤炼,追求写意传神,专注于自身文化修养的历练以及人品道德的磨练,最后力求达至“画如其人”、“象由心生”的境界。另一方面,岭南画派所坚持的反映当下生活、融汇兼容革新等精神又使他注意现实生活与社会体悟并对当下审美趣向进行体认,从而食古能化,在遵循法度的同时获得了最大的自由,不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打造出自己的人生艺境。

卜绍基的绘画内容饱含着岭南的生活趣味,或绘蔬果之鲜,或记鱼虫之趣,无不脱略形似,笔简意丰,形象洗练鲜明,画面多呈疏朗虚旷之致,让观者心神宁静。他的线条浑厚平实,大拙处现精巧,微末处透苍劲,善于在通达的墨韵和苍健的线条之间营造盎然的生机。始终以深入传统大写意为着力点,以大气象、大境界为追求,抒发雄浑磅礴的时代精神。放眼当今多元的创作方向当中,像他这样能自我觉醒、坚守传统、接续文脉的青年画家,着实不多。

            

                                                          

春到南枝.jpg        南国三月木棉红.png


【名家评论】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美院博士生导师西沐先生评价卜绍基说:“他在生发于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稳定的风格和升华了的艺术境界。他尝用简练单纯的构成,言简意赅的笔墨语言令观者感受到天地万物运转不穷的生机以及自然造化的生态祥和,以平静淡定、含蓄内敛的心态和神气驾驭笔墨,化作满纸烟云。我想,这不仅仅是岭南画坛的一种生发,更是当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一次有意义的升华。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荣誉主席、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鉴赏研究院副院长黎展华说:探索古意趣,营造新画风。卜绍基是一位广采博取,兼收并蓄,前辈诸家,古贤之笔,浑而合之,厚积薄发,志在林泉和高远的画家,是一位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身的灵气、才气、勇气、大气、不断丰富着自己作品的美学内涵,不断深谙古人在花鸟画中的形神,不断创新着构成画面的笔墨与技巧,不断循序渐进着内敛的画风,奠定自己渊实的笔墨基础的画家。

大写意花鸟名家梁照堂认为,绍基乃当今画坛一位不可多得之通备之才。他深具坚忍不拔之沉毅风骨,豁迈谦和之为人秉性,更为难能的是他对艺术妙悟不竭的执着索求。艺术之道乃寂寞之道,痛苦之道。须长期蹒跚独行,即便有成功之喜悦,又在瞬息之间淹没于无尽之艰苦求索中。但我们相信,这位才华横溢的画家濯足千里,可得江山资任,笔耕万卷,终取艺道神通。

寒晓清音.jpg          清风明月是春前.jpg

  

【从艺经历】

卜绍基能够取得目前的成就,与他三十余年艰苦卓绝的求艺经历是分不开的。回顾他的艺术风格成长道路,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其孜孜以求、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以及虚静恬淡、严格精神的人生态度,从而得到精神的鼓舞和心境的陶养。

卜绍基自幼喜爱画画;在他十岁时,机缘之下,作为教师的卜父将他带到著名书画家、广州画院一级美术师梁照堂先生门下。此后,每个夜幕降临的周日,卜绍基便在梁老师家遍学素描、水彩、油画、国画、书法、篆刻、艺术评论等……梁师授课,不教技法上的一笔一画,而多陈述画理、规律,从本质上去引领学生。

上世纪90年代初,卜绍基开始了中国画创作。他一开始是从书法入手,而且对碑学尤为用心,如《石门颂》、《好太王》、《四山摩崖》、《散氏盘》等。接着由书入画,效法海派各家,特别是钟情于吴昌硕的金石气格,画的大多是梅兰竹菊等传统文人画题材。

及后,又受任伯年、白石老人等真切表现生活、植根于民间民俗的创作态度所感染,开始描绘身边的花草鱼虫,丰富多样的岭南瓜果,试图令自己的作品能多一份切合当代人审美的生活意趣。

读书期间,他一方面埋首艺术,另一方面保持着良好的文化课成绩,最后选择并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大学四年期间,他依然坚持创作,开始专注于书法、中国画、篆刻及美术评论等研究。

20岁那年,他的作品《繁忙的都市工地》入选“1993广州美术作品展”;22岁大学毕业那年,作品《再生于1942》获“纪念抗战胜利50 周年广东省美展”优秀奖(最高奖)。

毕业后的几年里,他在广州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虽然高薪,却并非自己最喜欢的。建筑设计需要的是一个群体的协助,设计稿需要得到业主的满意和认可,而当自己的创作和审美与他们不吻合的时候,更是痛苦。

在此期间,他的创作愈加精进,成果也逐渐丰富。毕业后的第二年,他就在广东画院展览馆举办了个人画展。1999年,年仅26岁的他,已凭借作品《战友》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一下子成为南粤画坛一颗耀眼的明珠。

冥冥中仿佛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人生被有意无意规划好的路线,但光阴不会辜负每一个心存梦想的人。此前的日子,他未曾想过要把画画作为职业,只是工作中的机缘巧合以及喜欢自由的性格,最终让他走上了这条道路。

2000年,卜绍基放弃了建筑专业,投身到广州艺术博物院,改行从事文化艺术工作。对于转型,除却一份勇气,他更多的是感念家人对自己的支持。

这个阶段,卜绍基接触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展览、设计、理论研究、典藏、办公室工作、工程部事务,这时候的他,还不算真正的画家,他自嘲,他只是一个为画家服务的人。

在这三年里,卜绍基利用接触广州艺博院馆藏历代书画精品的机会,较系统地从理论上认识到传统书画的精髓,通过不断的研究经典、研读、写文章,打下深厚扎实的基础,是他进入更高艺术殿堂的一份厚重的积累。

2003年,缘分牵引卜绍基进入了广东画院,当时画院里的前辈们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是可造之材,此后,在这个广东专业画家的理想殿堂里,卜绍基逐渐确立了他的艺术身份。

进入广东画院后,卜绍基在美术创作、理论研究、展览策划三方面并驾齐驱,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他以后艺术道路的精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投身专业艺术工作三十余年以来,卜绍基斩获了全国、及省市的多个重大奖项,作品并被国内权威机构收藏。他写下的艺评几近囊括当代岭南书画名家及艺坛现象,学术言论被专业媒体、机构广为刊登。他常年躬身于文化活动之中,用自己的专业策展能力为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良多。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青少年美育事业,言传身教,为公益事业捐献艺术作品,并以省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多次向政府积极建言献策。

艺术最重悟性,但“读书万卷,行万里路”,两者须臾不可相离。卜绍基绘画风格的转变,亦与一个“勤”字难以割舍。“勤”是转益多师,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师己心。卜绍基长年游学各地,问道前辈名家;历千里河山,遍看姹紫嫣红。

三十年的游学和历练,从一个对美术的懵懂少年到现在大写意花鸟文人画风的确立,相信这种从初涉到专治,从感悟到贯通的艺术发展变化,让我们看到一位当今画坛备受关注,以扎实的步伐走向前台的青年才俊。

翻开卜绍基的人生日记,打捞出段段现实与幻象交织的片段,可以看到,这些片段是用不同的笔“写”出来的——书法、绘画、诗词、评论……诗、书、画、印的形式迥然各异,但其境相通。艺道寂寞,甘苦自尝,但只要乐道其中,“吃墨看茶听香读画;吞花卧酒喝月担风”,可达物我两忘的悠游之境。

勇敢坚定的人儿从来不会迷失,卜绍基就是这样的人。他始终认为,画风的成熟和日渐晋境需要的只是微调,是改良而不是革命,是承继而不是决然抛弃。于是,他的艺术道路,足够潇洒,足够光芒四射!

 


  • 原创衍生,鉴赏收藏

  • 鉴证溯源,专业定价

  • 严选商户,精选商品

  • 平台结算,购销安全